【象棋】如何下象棋_中國象棋棋子的走法
中國象棋是我們大家經(jīng)常會看到的棋牌游戲,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文化。象棋內(nèi)涵豐富,蘊含了中國的各種思想,十分鍛煉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。在當今社會中國象棋是我們?nèi)粘I钪幸环N消遣的娛樂工具,在學會下象棋同時也可以鍛煉出我們觀覽全局的能力。
下面介紹中國象棋的基本玩法。
象棋是一種雙方對陣的競技項目,棋子一共有三十二個,分為紅色黑色兩組,各有十六個,由對弈的雙方各執(zhí)一組。
中國象棋棋子的走法
帥(將)是棋中的首腦,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。它只能在宣之內(nèi)活動,可上可下,可左可右,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是動一格。師與將不能在同一直線上直接對面,否則走方判負。
仕(士)是將(帥)的貼身保鏢,它也只能在九宮內(nèi)走動。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(nèi)的斜線。
相(象)的主要作用是防守,保護自己的帥(將)。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,俗稱“象飛田”。相(象)的活動范圍限于河界以內(nèi)的本方陣地,不能過河,且如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一個棋子,就不能走,俗稱“塞象眼”。
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,無論橫線、豎線均可行走,只要無子阻攔,步數(shù)不受限制。因此,一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,故有“一車十子寒”之稱。
炮在不吃子的時候,移動動與車完全相同。當吃子時,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中間必須間隔1個棋子(無論對方或或己方棋子),炮是象棋中唯一可以越子的棋種。
馬走動的方法是一直一斜,即先橫著或直著走一格,然后再斜著走一個對角線,俗稱“馬走日”。馬一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,故有八面威風之說。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,罵就無葓走避,俗稱“馬腿”。
兵(卒)在未過河前,只能向前一步步走,過河以后,除了不可以向后退走以外,可以左右移動,但是也只能一次一步,即使這樣,兵(卒)的威力也大大增強,故時候有“過河的卒子頂半個車”的說法。